地熱井監測系統是對地熱井采水和回灌進行流量、溫度、水位(壓力)等參數的實時監測,并對地熱站現場環境進行實時視頻監控的系統。通常由總控中心信息平臺、地熱自動化監測設備和通信網絡構成。總控中心信息平臺負責接收、存儲、處理和分析監測數據,地熱自動化監測設備則負責在地熱井現場和取水井、回灌井等位置安裝監測裝置,通過無線傳輸設備將數據實時傳輸至總控中心。
1、系統連接與啟動
硬件連接:確保地熱井現場的傳感器、數據采集終端、傳輸設備等硬件設施正確安裝且連接穩固。例如,溫度傳感器要安裝在能準確測量地熱水溫度的位置,水位傳感器要放置在合適的水位監測點,并將這些傳感器與數據采集終端通過電纜或無線方式連接好;數據傳輸模塊則需與數據采集終端以及遠程監控中心的網絡設備建立通信連接。
軟件啟動:打開監控中心的計算機或服務器,啟動地熱井監測系統軟件。等待軟件初始化完成,進入系統的主界面。
2、參數設置
監測參數設定:根據地熱井的實際情況和監測需求,在系統中設置需要監測的參數及其閾值。常見的監測參數包括地熱水的溫度、流量、水位、壓力,以及水泵的狀態、電流電壓等。比如,對于溫度監測,可設置正常的溫度范圍是80℃-90℃,當溫度超出這個范圍時觸發報警;對于水位監測,設定警戒水位為50米,當水位低于該值時發出預警。
數據采集頻率設置:確定數據采集的時間間隔,即多久采集一次數據。如果地熱井的運行狀態較為穩定,可以適當延長采集間隔,如每隔30分鐘采集一次;若地熱井處于關鍵運行階段或需要更精細的監測,可縮短采集間隔,如每隔5分鐘甚至更短。
報警設置:除了上述監測參數的閾值報警外,還可以設置報警的方式和接收對象。報警方式可以包括聲音報警、彈出窗口提示、短信通知、郵件通知等;接收對象可以是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相關管理人員的手機或郵箱等。
3、實時監測
數據查看:在系統主界面上,實時查看地熱井的各項監測數據。數據通常會以數字、圖表等形式展示,方便直觀地了解地熱井的當前運行狀態。例如,通過溫度趨勢圖可以觀察地熱水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判斷是否存在異常波動。
視頻監控(若有):如果地熱井監測系統配備了視頻監控功能,可以同時查看地熱井現場的實時畫面,以便更全面地掌握地熱井的運行情況和周邊環境。
4、歷史數據查詢與分析
數據查詢:利用系統提供的歷史數據查詢功能,按照指d的時間范圍、監測參數等條件,查詢過去一段時間內地熱井的監測數據。這有助于了解地熱井的運行規律、發現潛在問題以及評估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情況。
數據分析:對查詢到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如計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變化率等統計指標,繪制各種分析圖表,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地熱井的運行特性和趨勢。例如,通過分析一段時間內的水位變化數據,預測未來的水位走勢,為合理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提供依據。
5、遠程控制(若有)
設備控制:如果地熱井監測系統具備遠程控制功能,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地熱井的相關設備進行遠程操作。例如,當發現地熱水溫度過高或水位過低時,可以通過系統遠程控制地熱井水泵的啟停,或者調節閥門的開度,以保障地熱井的安全運行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參數調整:對于一些可遠程調整的監測設備參數,如傳感器的靈敏度、數據采集頻率等,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遠程修改和調整。
6、系統維護與管理
定期檢查:定期對地熱井監測系統的硬件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包括檢查傳感器的準確性、數據傳輸設備的穩定性、電源供應是否正常等,確保系統能夠長期穩定運行。同時,檢查軟件系統的運行狀態,及時更新軟件版本,修復軟件漏洞。
數據備份:定期對系統中的重要數據進行備份,防止數據丟失。可以將數據備份到本地存儲設備或云端存儲中,以便在需要時能夠快速恢復數據。
用戶管理:管理系統的用戶賬號和權限,根據不同用戶的職責和需求,分配相應的操作權限,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數據的保密性。